02月11日讯 韩媒《朝鲜日报》撰文指出,本届亚冬会中国队的主场优势十分明显,文章标题为“东道主占据绝对优势…亚冬会凸显强烈的主场倾向”。
在历届亚冬会上,东道主通常享有特殊的竞争优势。在迄今举行的九届赛事中,仅1999年江原道亚冬会例外,其余所有东道主均位列奖牌榜首。其中,日本获得4次,中国3次,而哈萨克斯坦则取得1次冠军。
分析显示,在2011年的亚冬会上,哈萨克斯坦通过增设本国擅长项目并剔除其他国家强项而成功夺冠。他们取消了中日韩选手擅长的冰壶和单板滑雪比赛,引入滑雪定向(运动员利用地图与指南针进行定位)及班迪球(融合足球与冰球),同时恢复速度滑冰中的男子10000米和女子5000米比赛,并移除了1000米项目。此外,他们还在滑雪定向领域设置8枚金牌,实现全面包揽。最终,哈萨克斯坦以32金荣膺第一名,超越日本(13金)、韩国(13金)和中国(11金)。
本届赛事上,中国作为东道主体受到批评,从赛程安排到项目设置都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例如,该方取消了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同时新增非奥运性质的速度滑冰100米。而裁判偏袒当地选手现象也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短道速滑赛场上,由于缩小赛道宽度限制了韩国选手在外侧超车能力。为了提前适应新环境,韩国队被安排下午训练,而中国队却独占上午时段。曾获三枚奥运金牌的大满贯得主崔敏静表示:“我从未获得过上午训练机会”,言语间流露无奈。同时,她的小师妹李桐里也承认:“因为不习惯早上的比赛,所以很紧张,但结果还算不错。”实际上,这也是她们唯一一次参加上午实战——混合接力2000米决赛。
尽管如此,韩国短道团队仍然收获6枚金牌,以确保传统强国地位。在女子速度滑冰100米赛事中, 李娜贤与金旼善联手摘得冠亚军,使得中国仅能屈居第4至第6名。不过,在男子100米方面,中国选手高亭宇表现突出成功夺冠。
回顾历史,在1996年哈尔滨举办的一届 亚冬会上,当时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全利卿虽然率先冲线,却因裁判决定杨扬凭借微弱差距逆转胜出。同样情况发生于2007年长春 亚冬会期间,那里的裁判对于某些参赛者明显偏袒;更甚的是,中韩之间的一场 ice hockey 比较直接指派国内裁判执法。这一系列事件进一步彰显了亚洲地区体育竞逐中的复杂局势以及各个国家所采取策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