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两位榜首球队的最后一次交手发生在1月9日,当时米切尔表现不佳,16投仅3中,而骑士双塔合计贡献了46分、21个篮板和13次助攻。最终,骑士凭借最后2分钟的一波5-0实现逆转。在本场比赛中,米切尔15投3中,而雷霆队则以42分的优势领先,上半场就将联盟第一的骑士压制得无力反击。
经过这两场巅峰对决,可以明显看出:尽管没有哈尔滕施泰因和霍姆格伦参赛,但雷霆依然成功削弱了双塔组合的影响力。上次交锋时,两名内线球员通过夹击迫使米切尔与加兰陷入困境,此役雷霆让杰林·威廉姆斯、卡尔森及肯里奇·威廉姆斯三人轮流防守,通过强硬夹击限制了双塔的发展空间,使得他们无法发挥应有实力,从而导致骑士惨败。
多特、亚历山大、华莱士以及杰伦·威廉姆斯组成了一条几乎令所有持球后卫感到绝望的换防链。而在之前一战中,骑士“双枪”共砍下29分,本场却只拿到了28分。这并非偶然,他们被牢牢贴身盯防,让进攻变得困难重重。雷霆展现出了出色且多样化的防守风格,包括有效地进行夹击、防沉退,以及灵活运用死亡五小阵容,无疑是目前联盟中的一道铁桶。”
亚历山大在上一回合面对骑士时取得31分,这次他再次发飙,上半场便斩获26分,全场更是狂轰40点8助。他毫不留情地单打射穿整个克利夫兰队伍,而当面临联防考验的时候,他也能轻松找到机会,多特与卡鲁索二人的三分快捷帮助团队建立起巨大优势。本赛季至今,看似“无敌”的状态真正显露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伤病原因缺少哈尔滕施泰因和霍姆格伦,所以206公寸高的杰林·威廉姆斯不得已担任首发5号位,而4号位上的杰伦·威廉姆斯仅196公尺,相较之下,大约211厘米高阿伦和莫布里的内线高度优势十分明显。然而,在开局阶段,即便如此,高度差异仍未能阻挡住双方之间激烈竞争——刚开始不到五分钟时间内,就抢夺到了5个前场篮板!
但随着暂停后的重新布局,不同于以前保守策略,如今调整为更加积极主动放空底角位置,为协防创造更多可能,一旦发现传球进入禁区,则迅速展开包围圈。从那以后长达19分钟,仅丢掉两个后续篮板,可见其效果显著。“恐怖”的全方位夹逼不仅改变原本处于劣势的位置,还带动起快节奏转换,并掌握住比赛主动权。
Knight们始终难以解决由亚历山大主导的问题,其个人能力毋庸置疑,同时也是由于自身存在多个短期薄弱环节。不论是针对性的选择,加兰作为主要目标还是尼昂这样的空间型四号,都成为攻击重点;即使复出的史图罗斯,也无法抵御来自各路冲突力量。因此,这些都暴露出他们整体单兵水平不足的问题,只好采取相对稳妥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却往往收效甚微.
- (总结)
- 总而言之:
- 骑士虽然拥有顶级进攻体系,但过多侧重外线火力致使内部矛盾频生,与此同时, 雷霆则展现出了极具深度的人才储备,以最优质资源构建坚固壁垒,应接不暇形成互补,再结合年轻天赋,实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