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讯,解说员袁甲对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表示反对,并呼吁中国足球协会在成立后能够取消这一政策。他指出:“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何仍有人支持中性名政策,但我愿意耐心地再解释一遍。”

袁甲进一步分析道:“首先,中性名这个政策损害的是谁的利益呢?毫无疑问,是俱乐部的投资人。如果能冠名,在理想情况下,这些中超球队一年可能会卖出两三千个甚至更多的广告位。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无疑是节省了成本,不需要自己掏钱。即便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无法出售,那至少可以为投资人的企业进行宣传,而这也有一定品牌效应。”

袁甲:联赛不能缺投资人,呼吁取消中性名政策

他还提到,目前实施中性名之后,就像之前建业的投资人胡葆森所言,他养了20多年的孩子却不能用自己的姓氏,那么他为什么要继续投入下去呢?“我每年投那么多真金白银,却不仅仅没有盈利,还赔了一大笔,同时连最基本的广告和品牌收益都得不到,那还有什么理由让我继续支持这个俱乐部?”这种情况导致大量俱乐部的投资者选择退出。

袁甲强调,中国足球最离不开的人就是投资人。“如果没有他们,即使球迷、足协存在,我们联赛也难以维持。唯独缺少不了的是投资人,一旦他们不再参与,很多俱乐部将会面临解散,公司运营也将崩溃。”

袁甲:联赛不能缺投资人,呼吁取消中性名政策

此外,对于国外一些成功实行中性名前景良好的案例,袁甲提出质疑: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他们拥有自给自足且赚钱能力强的大型俱乐部。而我国许多球队则依赖于外界资金活着,如今又把那些重要资金源赶走,自然影响到了他们持续投入与发展的动力。

袁甲:联赛不能缺投资人,呼吁取消中性名政策

因此,他希望新成立的中国足球协会能够采取切实措施,“帮助我们的俱乐部,也关注一下各位投资人的权益,以减少未来更多团队因寒心而解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