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领域的年度总结会上,振兴“三大球”成为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自然也成了会议中的“高频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振兴“三大球”对国家形象、中国体育形象以及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他将这一目标与新周期奥运备战并列提出,认为这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刻行动、快速推进。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表示,2024年中国体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鼓舞,但作为一名足球工作者,他感受到压力,同时也获得动力。他强调,中国足球界应向巴黎奥运会期间的中国代表团学习,以提升自身实力。此外,他提到了其他运动项目在国际大赛上的成功经验,如湖北和浙江在网球、跳水及游泳、射击等重点项目上积累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都为夺取金牌打下了基础。高志丹报告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上的优异成绩,是举国体制优势的一种集中体现。”

宋凯:反思中国足球未能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他进一步指出,通过统一思想和发挥举国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体育的一项重要优势。不过,宋凯认为,中国足球尚未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为了推动青少年人才的发展,将于2024年首次举办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这不仅激发地方政府及教育、体育部门积极参与,也旨在通过全运会促进后备人才的成长,从而起到政策导向作用。

宋凯:反思中国足球未能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篮协主席郭振明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谈到,在国际比赛中,中国篮球仍需努力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并感受到巨大的责任。在新的奥运周期内,需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郭振明还引用男篮国家队近期表现的数据,与关岛队和蒙古队分别以48分和38分获胜,使得球队精神面貌有显著改善。“我们要逐场争回曾经失去的尊严,”他说道。同时,他承诺将持续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与团队管理,为所有国家队提供一致支持。

宋凯:反思中国足球未能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据悉,到2025年,将陆续发布关于振兴“三大球”的相关文件,并适时召开全国篮球及排球工作会议。“希望通过全国篮球工作大会凝聚共识,把训练放在首位,让每个环节更加顺畅,”郭振明说。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宋凯还是郭振明,都不约而同地多次提到了“统一思想”和“有效利用举国体制”等关键表述。这反映出近几年里,由于竞技层面的低迷,以及不断扩大的世界强队差距,引发公众的不满,因此行业从业人员愈加清醒意识到:过去那些铸造辉煌成就的方法,不仅不能被抛弃,还需要适应新环境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如小轮车、艺术体操等项目能实现突破,也是制度性集结力量办事的重要体现。

综观当前情况展望未来,中国正在为“三大球”的复苏蓄力,希望能够早日迎来足球、篮球和排球队伍的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