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足协主席宋凯提出了“开放外援”的想法。目前,中超每场比赛最多可以报名5名外援,并且同时登场的数量也限制为5人。对于这一政策,你是否认同?如果实施该政策,在中超将如何运用?这是否会挤压本土球员的发展空间呢?

媒体人赵震对此发表了看法,他认为虽然可以提高外援整体工资帽,但必须设定一个合理的限额,而且需要与国内球员的工资帽分开。他指出,这样一来,本土球员就不得不和数十万美元薪资水平的外援竞争,从而使得中超的竞技实力线被重新划定。如果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能面临去打中甲或中乙联赛的问题,这反过来有助于提升低级别联赛的整体水平。此外,国内竞争环境和待遇下降,也能促使更多年轻球员走出舒适区,前往海外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中超外援政策放开:提升联赛质量还是推动本土球员留洋?投票讨论!

徐江则以狼崽子生存为例进行分析:假如母狼产下7个小狼崽,那么在恶劣环境下,自然选择能够让2-3只最强壮、最具竞争力的小狼幸存。但若只有1个小狼崽,那它必然要得到母亲特别照顾,以确保其生存。因此,中国足球目前几乎都是独苗,而日韩球队像是拥有多个小狼崽,他们即便引入几个外援,对自身成长影响有限;但如果把这些优质资源都倾斜给那唯一的一只,小狼人恐怕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将面临饿死风险。

中超外援政策放开:提升联赛质量还是推动本土球员留洋?投票讨论!

梁宏业则强调,要促进中国足球发展的关键仍在于增强内部竞争及青训体系建设。他表示,如果如今运动员训练不够刻苦,仅凭一点天赋就能获得高薪酬,这是因为人才基数不足,而非缺乏优秀外国选手所致。唯有通过广泛开展青训,提高可供使用的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增加内部竞争力度,中国国家队才能真正实现水平提升。如不能改善自己的青训质量,只是一味地让国脚们与大量优秀外国球员争夺位置,其结果无疑是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全由外籍选手主导球队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