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讯 最近,足协主席宋凯公开表示,他希望中超联赛能够开放外援。对此,媒体人姬宇阳在《东方体育日报》上发表了专栏文章进行点评。他认为,在放开外援的背后,需要建立一整套配套规章制度。

姬宇阳指出,中超是否应该完全开放外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足球要想健康发展并提升水平,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然而,仅仅在外援人数上选择放宽限制,并不足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开放外援政策:和国际接轨需理性推进

他提到,我们需要关注欧洲职业联赛背后的详细配套规章制度。例如,欧洲有财政公平法案,这一点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此外,中国邻国韩国和日本每年都会公布所有足球俱乐部的薪酬总额及明细,我们同样可以考虑跟进这一做法。

开放外援政策:和国际接轨需理性推进

谈到外援人数问题时,他指出许多欧洲联赛对欧盟球员没有数量限制,但这基于他们的一体化原则。而对于非欧盟国家球员,各个联盟则有不同规定。例如,法国甲级联赛(法甲)对欧盟球员不设限,但要求每支球队最多只能报名四名非欧盟球员。此外,从ACP集团国家来的选手在法甲也被视为本土球员,不受限制。这些国家包括48个非洲国家以及16个加勒比地区国家和地区。

开放外援政策:和国际接轨需理性推进

英超方面,则要求各队提交最多25人的参赛名单,其中至少8人必须是来自英格兰本土青训体系的年轻人才,而21岁以下的球员无需注册可直接参赛。在英国脱离欧盟之后,现在已经不存在所谓“欧盟”和“非欧盟”之分。除了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和英格兰本土运动员,其余外国籍玩家若想加盟英超需申请劳工证。同时,仅有限制条件下排名前50位世界强国中的运动者才能获得此类资格,他们还须满足过去两年内代表该国参加75%场次国际比赛等严格标准。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还能通过特殊天才条款提出加入申请——即证明自己实力并备齐相关材料与有效推荐信,经俱乐部向劳工部门申诉听证,由六人评审团决定最终结果,每家俱乐部一年只有一次机会。

因此,要真正实现开放政策,就必须拥有一整套严谨且可执行的配套措施与规则,以确保中超的发展方向更加科学合理,实现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