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讯 前国脚范晓冬以自身在教练员培训班的经历,详细介绍了教练员工作的繁重程度。
他表示:“作为一名教练,工作量确实非常庞大。以我参加的那个教练学习班为例,每天早晨7点半起床,8点前到达课堂上课,我们会连上4个小时的理论课程。中午12点下课后吃饭,到12点半还要准备针对下午实践课的教学计划。”
“接着1点半我们就要到场地进行实践训练。在我的带领下,我不仅需要当好自己的角色,还得参与其他学员(即其他未来教练)的实践训练。这整个过程通常持续3.5到4个小时左右。”
“晚上6点用餐之后,我又开始撰写明天的小组主题或个人主题的教学计划,这样一直做到凌晨两三、三四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后第二天早晨再继续7:30起床,如此循环往复。”
范晓冬提到,“刚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很疲惫,因为日程安排紧凑,不太适应。但讲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成为一名优秀教练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首先,你必须能够熬夜,需要观看和分析比赛,为每堂课设计相应训练方案,并且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此外,记录、笔记和日志也是展示一个合格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最后,他强调说:“管理一个球队并不意味着队员们按时睡觉你也可以随意放松。如果是在职业级别培训期间,他们要求学员在比赛结束后的深夜,将录像整理出来并剪辑完成,再洗把脸去上课,一宿没睡,这是常态。因此,可以看出这份工作的艰辛与挑战是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