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讯,中国足协官方消息称,第二批完成债务清偿的职业俱乐部名单已公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未在第一批名单中的所有俱乐部均被纳入此次公告。然而,这一决定却引发了不少被欠薪球员的质疑。
上观新闻记者陈华对此进行了评论。他表示:“韦世豪等一批球员对准入名单的质疑登上热搜,其实这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这反映出有关方面在准入问题上的宽松态度。”
他提到中国足协前任主席陈戌源的一大失误,就是在其任期内过多足球俱乐部解散。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时,他有些教条主义,比如坚持推行中性名和严苛审查准入条件等。
该媒体人进一步指出,中超联赛众多俱乐部倒闭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金元足球带来的后遗症、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地产行业受到政策限制等等。据统计,在疫情期间,多达35支职业球队退出了市场。
“俱乐部解散其实是一种市场优胜劣汰的表现,但由于前任足协领导者可能因为操作规则过于严格,因此当前的新届足协会更加谨慎,以确保不会出现任何一家俱乐部在他们执政期间关闭。”
尽管如此,该媒体人也强调:“这种保护措施虽然无可厚非,对职业俱乐部门面的关怀也是管理者应承担的责任。但若不遵循规矩,就会导致原则缺失,而这往往变成以情理代替法治的问题。”
"外援因国际足联相关规定而得到了保障,故各个俱乐部联系拖欠工资必须小心,否则将面临处罚与禁止引援。而国内本土球员则无法直接向国际足联提出申诉,只能依靠中国足协内部解决。这使得投资方选择暂缓支付本土球员薪水,从而先处理外援的问题。“这种策略不仅损害了职赛事公信力,还侵蚀了最基本契约精神,更忽视了中国职业运动员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