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讯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指出,许多标称90%充绒量的超低价“羽绒服”实际上填充的并不是羽绒,而是飞丝,这种材料是禽类毛发经过粉碎后的产物,也常被称为“粉碎毛”。今日,大河报发布了一篇揭露二手羽毛球用于制作羽绒服的文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廉价填充物,跨地域收购二手羽毛球,将其刀翎拆解后进行粉碎,以生产飞丝。
业内人士表示,刀翎纤维细长且坚韧,被粉碎后用作枕头、靠垫等寝具时能更好地回弹。然而,这些刀翎上的胶水也会被一起打成颗粒,并可能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一、二手羽毛球去哪了?
有不少社交平台上出现大量关于求购二手羽毛球的信息。一位商户透露:“130元600个正好装一箱,我找快递上门取。”这些信息引起全国各地爱好者和体育场馆从业者关注,他们试图将闲置的旧球变现。当记者以一个球馆主理人身份发布出售消息时,多名商户迅速联系确认,并承诺按需回收。“大部分废弃篮球要打碎做‘羽绒’”,这让消费者不禁担忧其用途。
二、加工过程:从 羽 毛 球 到 飞 丝
河南某商人刘生(化名)经营小型机械批发多年,他提到这种业务早已存在。他介绍道,“高速超微粉碎机”的需求逐渐增加,有客户愿意支付高额费用购买相关设备。在现场,可以看到包括来自于老式比赛用鸟的小包毛片等待处理。这些原料需要先通过机器进行初步破坏,然后再进一步清洗与烘干才能制成可用产品。
Liu还观察到,与普通鸡鸭鹅所产生的一般材质相比,从专业运动器械如乓乓球队员使用过的杆子得到的新鲜优质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形状保持性,但由于含有硬骨及其他杂质,其安全性仍然令人堪忧,会导致穿戴者过敏或其它健康问题。
三、“划算”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栋老板"是一位长期参与行业的人士,他愤怒地指出,不少售卖所谓“零负重”和极低价格卻质量差劲的不合格产品实属普遍现象。他亲自测试多个电商城内销售便宜款项,在剖析分析之后证实其中很多都是以假乱真,只是在外表包装设计美观而已。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则源于近年持续上涨的大众消费品成本,使得一些厂家寻求代替方案.
*如何辨别真假*
- • 回弹效果:
- - 检查是否具有较强恢复能力,无异味;
- • 不贪便宜:
- - 消费力不足的话选择棉衣保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