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讯,《足球报》就山东泰山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指出,泰山对于鲁能足校的要求是提升其经营能力,理想目标为实现自负盈亏。

在山东泰山的发展战略中,有两个核心要素需要关注:首先,泰山队作为国内顶级球队,不仅代表着高水平竞技,更成为了山东省和济南市的重要精神象征;其次,青训体系始终是俱乐部的一大支柱,在中国足球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职业联赛及国家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泰山队期望鲁能足校提升经营能力,实现自负盈亏

随着历史薪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泰山队重新回归到较为理性的运营水平。目前,两家央企俱乐部投入有所减少,而第一大股东济南文旅集团以及背后的济南市,也将资金投入压缩至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针对历史遗留的问题,比如大股东拖欠的配资,如果各方能够充分沟通,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场馆经营权等方式妥善解决。

泰山队期望鲁能足校提升经营能力,实现自负盈亏

此外,对于青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容忽视。目前俱乐部希望鲁能足校能够加强自身管理,实现财务独立。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应当将精英梯队与足校经营进行合理区分。例如,以2025年为例,各个年龄段如B队、U18、U16都承担着全运会任务,因此必须确保这些团队保持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低龄梯队的人才选拔工作也需进一步强化。

泰山队期望鲁能足校提升经营能力,实现自负盈亏

考虑到过去巅峰时期有接近二十支梯队,如今因资金压力不可避免地面临“瘦身”,但至少应保留七八支强劲精英梯队。这些梯隊所需资源应该单独核算,同时给予鲁能足校明确考核指标。一线球队若表现波动,可随时调整和重建,但一旦出现梯隊建设上的问题,再次复兴则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因此,此项工作亟待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