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雷霆队取得了三连胜,而独行侠则迎来了七连胜。过去八场比赛中,雷霆在六个客场中赢得了七场。而独行侠在最近的十二场赛事里获得了十一场胜利。

亚历山大、杰威、卢卡和欧文都表现出色,但球队阵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雷霆这八战中的七胜,是因为213公分的哈腾首发——此前,在切特缺席时,身高196公分的杰威被迫担任5号位;尽管他努力拼搏,但结果是3胜3负。相比之下,独行侠近期能有11胜,也与216公分的莱夫里首发有关——早期他们用加福德作为首发,仅仅取得5胜6负。这一长人调整使两支球队焕然一新。

NBA巨人时代:技能与竞争的巅峰对决

如今长人时代回归,这并非偶然。在过去六季常规赛MVP中,包括约基奇、扬尼斯和恩比德等巨星均为内线球员。本赛季虽然恩比德状态起伏不定,却依旧名列前茅,同时扬尼斯、约基奇及浓眉这些“长人”继续引领着联盟。此外,从WS/48统计来看,加福德、约基奇与扬尼斯同样占据领先地位,而VORP指标上五名顶尖选手亦以长人为主导。不少观察者指出,有伟大的内线未必就能保证获勝,比如今日即便约基奇发挥出色仍难逃失利。然而当今篮球界普遍认为,“持球核心+强力内线”的组合将成为决定球队实力的重要因素。

NBA巨人时代:技能与竞争的巅峰对决

看看那些垫底团队,他们坐拥众多优秀的大个子:“我们都是拥有远射能力或超凡天赋的人,你们却还在使用传统中锋?怪不得你们总是陷入困境!”

随着每支队伍越来越关注空间布局,每个球队都会遵循这样的配置策略:进攻方面需要具备控卫型持球核、高效外线投手以及能够突破防守的攻击点;而防守端则需设立护筐专家及协防角色。因此,如今像邓肯/KG/拉希德那类近7尺4号位几乎消失,全都转向摇摆锋位置。例如凯尔特人的塔图姆充当4号位,掘金由戈登担纲这一角色,而魔术双子星也是灵活运用的位置选择。同样, 独行侠让莱夫里承担全方位职责来填补这个空白;尼克斯安排OG·阿努诺比扮演4号,中快船更是在小琼斯跟PJ华盛顿之间游走。而太阳自然离不开杜兰特这样的小前锋担当类似职务。

"咱俩现在算作四号吗?”"没事儿,我记得乔·约翰逊晚年时期也曾打过四。”

NBA巨人时代:技能与竞争的巅峰对决

现代篮球对待各自战术体系都有明确要求,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团队最多只能有一个“不投篮”的存在,以免影响整体空间。如果说某个人不仅要负责保护禁区,还可以通过三分提升空间利用率,那就是完美搭档,例如波金吉斯或者洛佩斯。如果没有稳定投篮但又能组织进攻,那么他可能会成为整个进攻体系中的关键发动机,就如追梦格林、小萨等。但无论如何,各队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专责护框人员,因为通常只有这么一个位置,所以竞争异常激烈。他们除了基础任务之外,如果还能掌握挡拆技巧,并且兼顾换防,将极大提高自身价值,其薪水可随之翻倍增长!

若干年前,一度流行为把4号站成5,为求速度放弃高度,当年的死亡五小凭此崛起。2018年丹东尼甚至急于尝试让塔克和阿里扎进入内线。当时科尔形象描述火箭风格称其为橄榄球后卫,不高但是宽厚,可以迅速替换进行盯防。一旦2020年来到决赛阶段,我们看到参与争夺的一系列中心人物均较短,其中包括203厘米泰斯与206厘米阿德巴尤,以及技术全面至上的约基奇,再比如湖人在紧急关头调动浓眉去打5。不过如果教练发现足够快速合适的人才,他还是愿意坚持派遣真正意义上的“大块头”。例如去年季后赛莱夫里的表现已超过加福德,因此很多时候给他更多机会,让其开局取代其他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