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啥思路,想到哪写到哪。最近有人在后台问步行者这个赛季的表现如何,我对此并没有太多看法,因为我今年关注步行者比赛的次数不够。然而,有两个问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哈利·巴顿状态起伏较大,尽管他近期有所回暖,但之前的一些低迷表现已成既定事实;其次,球队遭遇了不少伤病困扰。一开始杰克逊就受伤了,而内史密斯和內姆布哈德也只打了几场,目前他们还在逐渐恢复中。这两方面的问题显然会影响到球队成绩。
除了伤病之外,我更关注的是人员变动。步行者是一支年轻队伍,他们拥有众多潜力股,因此培养这些年轻球员势必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例如沃克,他被寄予厚望但至今发挥平平,每场都要上场,这样带来的风险与收益必须承担,与上一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而另一位高顺位新秀马瑟林虽然进攻能力突出,却常常展现孤狼般的不合作精神,上下限差距相当明显。
作为一支以进攻为主导的球队,如果防守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年轻人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无疑加重了这一负担。假设未来哈利能保持良好状态,并且团队慢慢找回去年的攻击节奏,那么关于围绕哈利与马瑟林双枪构建阵容的话题将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这二人的防守水平却让人堪忧。
再往前追溯,当初交换西亚卡姆时,步行者宁愿花费多个首轮选秀权,也坚持留下这两名高顺位的新星。他们这样的选择可以理解:对于急于赢得胜利的步行者而言,那三个预期排名靠后的首轮签意义有限。而留住合同小、具备发展潜力的新星,不仅可能成为日后成长的重要资产,同时其新秀期间低廉薪资也减轻了一部分财政压力。但这种策略同样伴随着风险,你需承受由年轻球员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或许意味着更多失利。
NBA各个球队都会储备一些年轻人才,只不过每支队伍手中的选秀资源以及青年才俊的发展前景各异。在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队伍中,新晋球员能够迅速融入战术体系,无疑是最理想结果之一。不过,这通常要求运气相随。今年丹佛掏钱交易获得替补内线霍姆斯,本希望增强即战斗力,却因他的严重受伤而化为泡影。
反观丹佛交易对象太阳则迎来了转机。他们的新秀邓恩虽未能持续十月份投射上的提升,但至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防守。此外另一个新秀伊戈达罗满足了太阳对提升内线灵活性的需求,使体型下降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目前来看,即使身处全联盟最缺乏补强渠道的位置,其实NBA仍旧充满着奇迹发生可能,只要你努力,总还是有机会改善局面。今年阳光明媚,相比去年叫好又叫座失败,今年太阳抓住机会引入底薪角色泰厄斯·琼斯及意外收获莫里斯,让整体实力有所提高。
快船也是一家善于挖掘宝藏的小组。本该因为乔治离开和卡子舱事件陷入绝境,可管理层及时调整,引入数名极具价值3D角色,从而稳固军心。在迈阿密与孟菲斯之间,很难评判谁更擅长利用边角料创造奇迹,不过登哥毫无争议地被视作顶尖“边角料加工大师”。
教练使用边角料的方法一般需要依赖建立完整系统,而明星运动员则倾向简约直接。“别复杂”便是核心理念。从数据来看,在单打产量方面登哥再次领衔联盟。他那种三分撤退式单打方式可谓简单有效,全凭个人技艺即可完成。同时阿祖作为护筐高手,则通过自身存在感来增益其他位置,提高整条线路运行效率。因此快船不仅基础扎实,而且由于掌握基本任务,将拼图搭配变得更加容易,实现流畅运转。 所以说,我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或许是在探讨持有青春力量同时,要接受因此导致绩效下滑这一现实?或者讨论即使面对艰难情况,各家俱乐部一样能够找到合适板凳深度方案?亦或者强调优质拼图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略确保攻防功能完善的重要性? 别问,一问一个字儿都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