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讯,据《体坛周报》报道,中国足协近日公示了完成债务清欠的俱乐部名单,体现出其全力打击拖欠工资现象、营造良好联赛营商环境的积极态度。

拖欠工资和奖金一直是中国职业足球面临的一大顽疾,不仅严重影响着职业足球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对国内品牌造成负面影响。自2015年初以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足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将欠薪与联赛准入资格进行捆绑,并取消了陕西五洲(中甲,拖欠200万奖金)及四川力达士(中乙,与部分球员未达成一致)的注册资格。

足协公示债务清欠名单,彰显营商环境优化决心

2021年可谓是最困难的一年,中超16家俱乐部中有14家存在缺薪或负债的问题,其中一家甚至高达10亿元。截至2021年底,共有152件涉及27家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的国内外案件,其中包括12家中超俱乐部共100件案子、8家中甲俱乐部31件以及7家中乙俱21件。

足协公示债务清欠名单,彰显营商环境优化决心

从2022年开始,中国足协会采取多种措施,同时利用准入机会不断施加压力于那些仍然存在缺款情况的俱乐部。截至2023年10月份,尚未结案的欠薪案件数量已降至33起。而昨天发布的信息显示,有41家具备清偿能力并通过审核,而剩余13家的努力也正在持续推进之中。从数据来看,相较以往已有显著改善,但实际依旧不容乐观,还有许多球队亟需解决财务困境。

足协公示债务清欠名单,彰显营商环境优化决心

要想真正根治这个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足协及即将成立中的中国足球联合会采取综合性策略。这包括提升联赛水平和品牌形象,以便在电视转播及其他赞助方面获得更高收益;制定循序渐进的财务政策,从而逐步降低各个俱乐部的负担与亏损;同时做到量入而出,使得各队能实现自负盈亏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