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2日讯 近日,前中国女子体操队运动员吴柳芳因发布多条性感热舞视频而引发关注。另一位前中国女子体操队成员管晨辰对此发表了批评性留言,这一事件在舆论中广泛传播。媒体人胡锡进表示,对吴柳芳的同情和支持最终占据上风,让他感到欣慰。

胡锡进在其社交平台上写道:“对吴柳芳的同情与支持获得舆论认可,这个结果令人满意。” 他强调,在讨论“擦边”问题时,应当反对随意定义,并呼吁社会对于这一思维要更加开放。他指出,当今社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应给予每一个个人和机构在法治框架内生活、工作的空间。

胡锡进:吴柳芳舆论占优令我欣慰,呼吁理性对待“擦边”指控

尽管这种宽松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但总体来看,其利大于弊,因为创新往往依赖于社会容忍度的提升。许多民间突破旧规的新尝试,最初都是以“擦边”的方式实现。如果我们将“擦边”的概念过分扩展,则会影响这些创新的发展。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不被理解之事,而那些处于模糊地带的人们常常因为没有明确禁止且未造成实质危害而得到宽容。这种现象并非全是正面的,但我们的社会有诸多治理手段可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然而,宽容本身不可或缺,它不断孕育新的场景与适应能力,从而成为不同年代的重要印记。

胡锡进:吴柳芳舆论占优令我欣慰,呼吁理性对待“擦边”指控

面对重大原则时,我们必须坚持立场。但日常生活中的灵活处理则不能轻易归入极端。在现实中,有些积极目标需要通过灵活的方法去实现。如果所有场合下都把灵活性视作“擦边”,那么我们就需更客观地辨识和包容这一概念。一些人倾向于给出狭隘定义,他们虽可表达看法,却应该聚焦具体事务,以推动理性的公共讨论。同时,也要避免无谓的大规模指责,一旦这样的氛围形成,不仅压制了创造力,还违背国家倡导经济繁荣及丰富社会生活的大方向。

胡锡进:吴柳芳舆论占优令我欣慰,呼吁理性对待“擦边”指控

无论是否称之为“擦边”,利用政策进行智慧探索其实是一种民间聪明才智。如果彻底消灭所谓的“擦边”,那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失去生机甚至出现窒息感。而教条主义恰恰相反,会层层加码。当缺乏宽松环境与错误纠正机制,即使名义上的好东西也难逃枯萎命运。因此,对于所谓的“擦边”行为,不宜随便指控,更不要让这种指控伤害到个人。有必要保持秩序下的一定自由气息,引导大家更多思考如何行动成功,而不是担心每一步都会受到抨击。